+ 生活

三年笔记,还将继续
2022-06-11

目录:

从纸质形式到现在的电子笔记,对我来说,没有比把编程知识做成笔记更合适的东西了。持续记录笔记三年,我得到了更有意义的收获。

引发的深思

努力记住学过的东西,最终还是会忘记,我觉得着很可惜,比起更好的记住这些东西,我更希望将它们保留下来。 笔记是让学习内容保留下来的最好方式,这给了我答案。

笔记形态的过渡

最初,我选择纸质笔记的方式,纸质笔记有着不错的展现方式,它很直观和亲切,而且不容易丢失,我可以把笔记带到任何地方,随时回顾记下的内容。 但是笔记想要保持笔记的清晰性,需要认真的书写。随着笔记的增加,似乎停留在书写上的时间远比深入思考的时间更多了,这降低了书写笔记的积极性,也使我对纸质笔记的不满也愈发强烈了。

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
倾注时间写下的笔记,还是让不能割舍,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个学期,直到学期结束。 迎来了寒假,但是

疫情来了

学校线上课程的半年时间不经意间过去了,世界也变得更快了,信息铺天盖地的从社交媒体涌出来,我看到了更多东西。或许经过了长久的空闲期,负罪感使我感到压迫。我意识到应该开始学习了。 但是原本是短暂的寒假,我没有准备学习的计划,所以选择把笔记留在了学校。虽然可以等到一切恢复运转,但是似乎状况变的更差了。 我必须赶在焦虑把我击垮之前,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。不能在等下去了,我最终放弃了它们,开始了新的探索。

这是一个好的开始

我想起和纸质笔记相似的,还有一种电子笔记的方式。 没有多想我打开了电脑,尝试用 word 记录笔记。我发现电子笔记的体验远优于纸质笔记,从网页上复制的内容能够很好的保留下来,很好的让我摆脱了枯燥的抄写,这是纸质笔记没有的体验。相对书写,打字的速度远在其之上,这很好的提升了做笔记的效率。 但不同类型的笔记增加后,保存的文件也多了起来,这并不好整理。

拥抱 OneNote

无意间我发现了 OneNote,它提供了无限扩展的横竖笔记内容,足够我放下更多的笔记内容,就像画布一样。 笔记使用标题作为了目录的结构,我也不需要像 word 使用序号编写目录了。笔记从平面扩展树状结构,笔记的形态也开始了转变。

笔记的质变

虽然可以保留网页的原有格式,但有时候这些格式还是会不可避免的混乱,风格不统一也影响笔记的预览,排版是个不小的问题。

统一排版

每个网页的文章都有自己的排版风格,我需要确定整体的排版的形式。那段时间我刚好深受 markdown 排版方式的影响,借鉴它的排版方式后,这个问题解决了。

图文结合

查询大量的网页后,我发现很多文章为了讲清概念,喜欢用大量的文字来解释,这似乎把问题复杂了,而且使原本的内容更加难以理解。 如果通过图文结合,可以更有效的解决概念上的问题。

嵌套表格,体现层次

单纯依靠文本似乎很难表现内容的层次关系,即使是缩进或排序后,文本也不够直观。 如果把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展现,表头是主要内容,表的每一行是一个要点。将表格嵌套在另一个表格的内容中,那表格中就有了层次关系。 如果觉得不够直观,还可以为表格添加背景颜色,让表格更易于解读。

比较差异,筛选内容

为了解决笔记知识的差异性,我参考了很多不同博客文章,提取出合适的部分,整合成一篇新笔记。通过比较所有文章的内容,可以很好的鉴别出内容的正确与否(虽然强迫自己看了不少网页),整理出的笔记也相对正确了。

提高标准,理解然后记录

随着对笔记的要求不断提升,我学会了先理解,再记录笔记。 笔记也逐渐成为了我学习方法的一部分,通过记录笔记,有时我能更清晰的理解了某一个概念或知识,这是非常有效的。 当然,很多时候对笔记的要求过高,需要内容根据层次拆分,也需要深入思考,理解知识和排版会花费也会花费不少的时间(肝败吓疯(ˉ▽ˉ;))。选择适当的规范排版和较好的方描述方式,才是做笔记的最好方式,

受限于 OneNote 的笔记方式,我并不能很好的把笔记取出来,构建成更加可靠的在线的知识库,也许在未来这个问题可以到解决。

笔记给我带来了什么

笔记变成了我的知识库,它在我需要回顾的时候,让内容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给我,这比在网上搜索要快速、正确和清晰。

在必要的时候做更少的事,这是我期待的。

笔记和我是一起进步的,我会继续更新它,直到的它完全正确。 这三年好像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写笔记上,其他分配的时间变少了,没有笔记,我的生活会更简单,可以学习和接触更多东西,但相对的我会失去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。 不论如何,结果是好的,笔记是我学习的轨迹,学习后留下什么,这就是最大的成果。

总结

对笔记和博客,我划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知识形态,这也是我没有把大部分笔记的内容写到博客中原因,做它擅长的事,这就够了。

笔记擅长陈述,博客擅长思考

如果你开始写笔记或着正在写笔记,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起点,请将它保持下去,

本文作者: Exisi 本文链接: 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默认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